中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2023, v.37;No.341(02) 18-3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我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及收敛性
Spatial Imbalance and Convergence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Low-carbon Circular Economy

沈世铭;许睿;陈非儿;

摘要(Abstract):

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和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研究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动态演化趋势、地区差异及来源,使用变异系数法等方法检验其σ收敛与β收敛特征。研究显示,2010—2020年我国整体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四个地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差异明显,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空间分布呈现显著非均衡特征和渐进式演化形态,空间集聚性显著;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个地区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偏离平均水平幅度并未随时间推移有所降低;在控制其他因素前提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明显收敛为同等水平;在考虑多因素差异化条件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低地区增速明显超过较高地区。鉴于此,我国应激活各地发展动能,加速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优化相关政策体系,助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行全面集约战略,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以期为制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转型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收敛;区域差异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时空格局下广西绿色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模型与政策研究”(2022KY0204);;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广西与南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调查研究”(CLS2019W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基于智能技术的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及其示范应用”(AB21196063)

作者(Authors): 沈世铭;许睿;陈非儿;

DO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23.02.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